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見光(Ⅵ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按ASTM(美國試驗和材料檢測協會)定義是指波長在780~2526nm范圍內的電磁波,習慣上又將近紅外區劃分為近紅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紅外長波(1100~2526nm)兩個區域。
近紅外光譜屬于分子振動光譜的倍頻和主頻吸收光譜,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動的非諧振性使分子振動從基態向高能級躍遷時產生的,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近紅外光主要是對含氫基團X-H(X=C、N、O)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其中包含了大多數類型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和分子結構的信息。由于不同的有機物含有不同的基團,不同的基團有不同的能級,不同的基團和同一基團在不同物理化學環境中對近紅外光的吸收波長都有明顯差別,且吸收系數小,發熱少,因此近紅外光譜可作為獲取信息的一種有效的載體。
近紅外光照射時,頻率相同的光線和基團將發生共振現象,光的能量通過分子偶極矩的變化傳遞給分子;而近紅外光的頻率和樣品的振動頻率不相同,該頻率的紅外光就不會被吸收。因此,選用連續改變頻率的近紅外光照射某樣品時, 由于試樣對不同頻率近紅外光的選擇性吸收,通過試樣后的近紅外光線在某些波長范圍內會變弱,透射出來的紅外光線就攜帶有機物組分和結構的信息。通過檢測器分析透射或反射光線的光密度, 就可以確定該組分的含量。
松材線蟲病具有致病力強、傳播快、治理難度大的特征,一旦松林感染,將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松材線蟲病被列為國際性檢疫對象之一。2021年 7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全國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計劃(2021-2025)》,2022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2022年版)》,指導各地科學...
8月20日至22日,第二十二屆中國遙感大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飛燕遙感總經理趙梓言受邀出席會議;大會由中國遙感委員會組織,以“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為主題,內容包括開幕式、高分專項應用成果交流會、第十一屆中國青年遙感辯論會、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等18個論壇、學術論文交流以及展覽展示活動,來自全國各地、遙...
飛燕遙感組織開展了2023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活動。通過近年的宣傳展板、宣傳折頁以及測繪法宣傳冊,緊緊圍繞“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的主題,對國家版圖知識及測繪法內容進行了宣講,對于增進社會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了解,普及測繪法律知識,提升國家版圖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版圖...
電話:025-83216189
郵箱:frank.zhao@feiyantech.com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領智路56號星河World產業園3號樓北8樓
微信公眾號
總經理微信
版權所有: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 ? 2019 備案號:鄂ICP備19029994號-1 蘇ICP備20022669號-1 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21194號
簡體中文/English